在合同诈骗案件中,区分诈骗意图与经营风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法律问题,它要求对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笔者通过对办理的合同诈骗案件的经验总结,对该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诈骗意图通常涉及到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或财产性利益。而经营风险则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变化、管理决策失误等原因,导致的财产损失,这种风险是合法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首先,要明确合同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即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没有履约能力或者没有履约的意图,仍然采取欺骗手段,使对方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作出财产性让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之目的,仅因市场变化或经营决策失误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这种情况应当视为经营风险,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其次,从客观行为上区分。在合同诈骗中,行为人通常会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如伪造合同、虚构项目、夸大自身财务状况等,这些行为超出了正常经营活动的范畴。相反,如果合同未能履行是由于客观经营风险,如市场需求突然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这并不构成诈骗。
再者,审查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的履约能力和意图也是关键。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明知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或者签订合同仅是为了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这种行为属于诈骗意图。反之,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具有履约的能力和意图,后因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的市场变化导致无法履约,这属于经营风险。
最后,判断行为人是否采取了任何补救措施或尽力避免损失的发生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行为人在面对履约困难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对方当事人的损失,这可能表明其没有诈骗的主观意图,而是正常的经营风险。相反,如果行为人在合同无法履行后采取逃避、隐瞒等行为,不作任何补救,这可能表明其具有诈骗意图。
综上所述,区分合同诈骗案件中的诈骗意图与经营风险,需要对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意图、采取的手段、履约能力和行为的后续处理等多个方面。
#诈骗罪##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