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社保 > 正文

公司暂停职务,工资需要全额发放吗

王琛珺 2024-05-15 00:46 31次
公司突然停止雇员工作,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员工遭受公司恶意停工侵犯利益时,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知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劳动关系终止,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可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公司恶意停止员工工作侵犯到员工利益的,员工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四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员工权益保障: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的差异及解决方案

员工权益保障是公司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尽管法律规定了员工的权益保障,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一些公司可能会违反法律规定,不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工资支付延迟或拖欠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员工的权益意识和维权能力。此外,建立独立的投诉渠道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也非常重要,让员工有途径反映和解决问题。最终,通过法律、监管、教育和机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员工的权益。

结语

保障员工权益是公司管理的重要问题。员工遇到公司恶意停工、侵犯利益等情况,可以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或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但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的不受时效限制。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加强监管、维权意识和投诉渠道建设,确保公司遵守法律法规,是保障员工权益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